对老年人“数字化生活”现状调查

2020-08-25 11:04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75

近日,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


移动支付、网上登记、网上打车。面对"数字生活"的洪流,老年人很难置身其中。法治日报"记者微信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了解了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浙江、张家口市、江苏省宿迁市、山西省太原市、安徽省楚州市、辽宁省抚顺市和陕西省汉中市老年人的"数字生活"情况。


在防疫控制期间,各地都需要扫除卫生法规,但有些老年人使用非智能手机或无法操作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相应的操作,造成出行不便。


天津某小区的一位房地产官员告诉"法治日报":"老年人进入社区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因为许多人没有智能手机或健康密码。


一些老人外出看医生时遇到困难:他们不能使用绿色庭院,他们不能上公共汽车,他们会耽误一辆人的时间。去医院不容易,无法清除密码,在队外被拦了下来。


住在上海的林爷爷说,在防疫控制期间去医院分发药品时,他必须先预约,然后才能登记。虽然医院的医疗指导台旁有指示,列出了预约时间,而且看医生很清楚,但大多数老人在尝试后都失败了,幸运的是,医院有一个特别的人来帮助他们。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在接受"半月会谈话"采访时说:"老年人的长期生活方式,如现金购物、排队登记、在窗口买票,在疫情发生前仍然可以维持。"疫情爆发后,服务窗口的作用被削弱。为了减少联系,改变联系到在线服务,订餐,登记,政府事务。许多老年人感到困惑,跟不上社会变化的节奏,被"数字生活"中的"代沟"所消除。


一些媒体报道说,这项新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而且使许多老年人成为"数字贫困家庭"。


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中国互联网用户达到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4.5%,而6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仅为6.7%。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19年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1%左右,据这两项数据,估计数亿老年人无法及时赶上所表达的信息。


然而,一些受访者表示,受疫情影响,大多数老年人为了避免感染,很少外出,在被迫外出的情况下也会被陪同。而一些城市对那些在防疫控制期间不使用智能手机的人采取措施,使用体温测量和登记身份证代替健康密码,对生活没有太大影响。


北京赵师傅不久前去医院,在门诊楼的墙上发现了预约。他看了一下下面的QR代码,有点困惑,但旁边的医护人员主动帮忙。按照操作手机的指示,赵师父很快收到了"预约成功通知书",病人的姓名、科室、医疗时间一目了然。


据北京南四环路社区工作者杨桓介绍,大多数城市在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和不使用智能手机方面都有不同的防疫措施,所以在一般生活场景中,老年人完全可以应付,不会对基本生活造成太大影响。此外,大多数老年人会和孩子住在一起,看医生外出等,一起行动,独自旅行来处理复杂的事件就不那么常见了。


1598324841321807.jpg


他说:"有业内人士表示,长者在听觉、视觉、记忆等方面都有年龄特征。目前,大多数手机软件主要针对的是年轻人和中年群体,在产品设计中缺乏对老年用户的考虑。目前,它还处于由传统社会逐步向数字社会过渡的阶段。为了迅速发展,一些组织和企业盲目地追求设计理念和产品功能的新变化,而不考虑老年用户的习惯。


腾讯研究所与深圳大学周玉琼教授发表了"我的故土:微信生活与家庭养活老人"的报告,指出"老"在一个层次上是代代相传的,就像日新月异的科技。这一群体是流动的,其特征和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所以他们不能粗糙地定性,坚持"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其他群体,都可以选择最合适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最基本的态度。


周玉琼认为,不同情况下的老年人需要不同的看待,他们不需要被迫进入数字社会,不应过分强调他们所面临的"数字困难",他们应该有相应的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利。目前,主流技术只为年轻人服务的现状对其他群体来说还不够友好。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反过来也将限制科技的自我发展.因此,在科技产品设计的初期,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老年人群体的需求。


接受"法治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没有身体限制和实际学习需要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应该更多地依靠家人的指导和"数字反馈"。然而,对于"数字反馈",教师不仅要有耐心和时间,而且老年人要有很强的学习意愿。


遇到许多"数字困难"后,陕西汉中市的谢奶奶不愿学习新的功能。当她的孩子们试图教他们时,他们经常遭到她的反驳和反驳。


相反,贾奶奶很容易学习,愿意融入新的时代。她不仅学会拍照、接电话、收发红包、发送微信语音视频、浏览每日新闻等,还学会了将微信官方账户文章转发到瞬间、发布模因、观看金日头条等小视频。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关村热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网站地图|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