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访谈:2020年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

2020-08-07 14:52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128

今年是美国大选的一年。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衰退和民族骚乱的影响,特朗普的选举形势极为艰难,拜登在民调中总体领先。离投票日还不到四个月,如何判断当前的选举形势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世界知识"展开了"2020年美国大选:阶段预测"的封面主题。以下是第三篇文章:"选举结果不会扭转美国对华政策的竞争基调"、2020年美国大选和中美关系"圆桌访谈"。


本文摘录了我院美国研究所专家董春岭和张昭曦的观点。


了解世界:中国问题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美国总统大选?


张昭曦:美国总统选举过程比较固定,议程也比较集中。一般情况下,经济问题,民生问题等国内问题比外交问题更受关注,而在外交问题中,对华关系也很少一直处于前列。笔者认为,这一地位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方面,随着特朗普政府近年来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加大了对华关注,政策收紧,而"中国"一词在美国国内不断增多,使得美国公众对中美关系的关注度空前高涨另一方面,自新皇冠疫情爆发以来,特朗普及其背后团队在国内抗疫时,刻意突出中国问题转移到执政压力,催化"旗帜效应"保住选情,也让"中国"频频登上美国大选"热搜"。在2020年大选中,中国的议程从未像现在这样突出,据一些美国专家称,"处于今年大选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中国问题对今年美国大选选情的影响势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成为美国思考与外部世界关系的重要关切。如今,美国多数政治力量一致认为,中美关系正变得更具竞争性,争论的焦点将更多地集中在"如何与中国竞争"上,如经贸技术是否应与中国"脱钩",如何管控台海,南海等潜在地缘政治冲突,以及如何在香港,新疆等问题上回应中国


董春岭:2020年美国大选中的"中国议题"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缺少"辩论"和"争鸣",更像是"宣传"和"动员"。白宫在5月20日出台了《美国对华战略方针》,详细阐述了特朗普政府的"中国观",主动为未来一段时期的对华政策定调。民主党方面并未就此与共和党展开辩论,两党对在中国议题上展示强硬姿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默契。第二是"中国议题"成为特朗普打"愤怒政治"牌的重要手段。疫情与选情叠加使"中国议题"成为特朗普向中国"甩锅推责"的一场政治秀,共和党出台的竞选策略明确把中国视为一切问题的"替罪羊",竭力把应对疫情不力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引导转化为美国民众对中国的愤怒。第三个特点是美国一部分极端反华势力正利用"中国议题"炮制"中国干预美国大选"假象,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就借他的新书《多事之屋:白宫回忆录》炒作特朗普为了农业州的选票而在中美经贸战中妥协,美不少媒体也开始炒作中俄利用新媒体影响美国选情,试图把中国拉入美国政治内斗的漩涡。


了解世界:特朗普是否会在大选期间奉行更加激进的对华政策,使中美关系变得更加困难?


董春玲:为了拉抬选情,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会奉行更加激进的对华政策。如前所述,在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民族等危机叠加下,向中国转嫁矛盾和危机成为重要的竞选策略,甚至可以说是"救命稻草"。为了摆脱博尔顿新书塑造的"对华软弱"形象,特朗普还将加大力度向中国示强,"美白自己"。COVID-19百年疫情加速,中国政治制度优势在"疫情大考"中得到体现

了解世界":特朗普和拜登赢得大选后,对华政策会不会有真正的不同?我们如何才能超越这场选举,规划和塑造中美关系的未来格局?


张朝喜:无论谁当选,美国的战略和政策界普遍认识到,以接触与合作为基础的原有对华关系模式已经结束,迎接"中国挑战"将是美国下届政府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对华政策的呈现和思维设计上,崇拜与特殊思维之间可能存在一些差异:如果特朗普连任,他将继续在双边交流中突出"美国优先"的政策理念,强调"互惠"和"结果导向",以及"整体政府"的竞争。如果拜登上台,他将把他的对华政策更多地置于自由主义外交的框架之下,重点是重建美国的战略信誉,强调"规则约束"和"价值竞争",更有可能扩大与中国在利益一致领域的合作。


在"百年变化"加速演变的宏观背景下,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本次大选之后,中美关系更有必要思考和规划。双方应优先重视内部发展和治理。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强国,站在变革的前列,面临着复杂而深刻的国内治理挑战。双方不应视对方为问题的根源,而应从发展的角度处理两国关系,使双方能够为国内治理的优化和进步作出贡献。"同时,要树立思想底线。中美两国正在发展各自的国情,两国关系的处理也不像以往那样。在相互调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歧甚至冲突,这在大国关系史上并不少见。然而,中美两国都应认识到两国关系的稳定对双边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意义,自觉地处理冲突,相互采取行动,防止"大国政治悲剧"再次发生。同时,我们还应致力于加强战略沟通。几十年来中美关系波澜的破裂,取决于双方能否达成"接触"共识,未来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新战略共识。这种新的共识不会凭空产生,它需要相互尊重,保持信任,保持战略沟通,在战略互动过程中认识和理解对方的考虑和关切。


董春玲:正如王纪思教授不久前所说,我们应该"维护中美关系的三条底线"(以和平方式处理分歧,保持一定规模的经贸合作,维护金融稳定,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社会交往),防止疫情、选择和大国竞争思维的叠加对中美关系造成不可挽回的致命伤害,防止中美全面脱钩和扫枪。从中长期来看,要全面梳理和盘点中美关系的矛盾和合作点,坚持"合作与竞争"的路线,加强危机管理,通过建立一系列沟通机制避免"热战",加强战略对话,减少意识形态对抗的强度,不强迫别国站在一边,不参与美苏军备竞赛,避免两国潜在的集团对抗,防止新冷战的爆发。我们将推动两国关系回到协调合作与稳定的轨道上来。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关村热线"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网站地图| sitemap|